近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保护您的肝脏”的肝病科普讲座。该讲座吸引了众多患者和医学爱好者前来参加,专家们在现场就患者最关心的肝病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于岩岩教授就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进行了深入。她指出,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治疗手段。但并非所有乙肝患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疗,对于某些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通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目前,抗病物主要分为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两大类。干扰素虽然血清转换(大三阳转为小三阳)的机会较多,但副作用也较多;而核苷酸类药物虽然副作用较小,但疗程长且存在病毒耐药的问题。究竟选择哪种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与医生共同商议决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检查治疗反应,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赵鸿副教授则对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了详细介绍。这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肝脏慢性炎症,临床表现多样,病程呈慢性波动性。免疫抑制治疗对大多数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有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进展到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对于这部分患者,肝移植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这场讲座内容丰富、讲解生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宝贵的肝病防治知识,也增强了他们对肝病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与专家的交流,患者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