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父亲向姑妈家借了八万元,用于我结婚。姑妈毫不犹豫地借给了我们,甚至未曾要求我们打下欠条。这些年,我们陆续偿还了六万,但在春节期间归还剩下的两万元时,两家却因此产生了矛盾。
我结婚时的花费近十六万,父亲自己凑了三万,彩礼收了五万,仍有八万元的缺口。在这关键时刻,是姑妈伸出援手,第二天便让我父亲拿到了这笔钱。姑夫在农村承包工程,家中有些积蓄。我们对此感激不尽。
在春节期间归还剩余款项后,事情却出现了转折。姑妈突然在饭桌上提及借款话题,提出我们还款数额不对,缺少了一些利息。父亲对此感到震惊,他坚称每次还款都有记录,不可能出错。气氛一度紧张,姑父随后提出我们未曾支付过利息。父亲的脸色顿时拉了下来,随即找人周转了一万元当场转给姑妈,结束了这场不愉快的饭局。
事后,姑妈找到我大伯诉说此事,认为我们家不知感恩。大伯作为中间人出面调解,提到即使是亲戚间的借贷也应该有利息,就如同银行里的存款一样。我们意识到在这件事上确实理亏,人应当懂得感恩,珍视亲情互助的美德。
经过家庭会议,我们认识到亲戚间的帮助并非理所我们要懂得人情世故和礼尚往来。后来,母亲又买了烟酒作为礼物去姑妈家解释此事,最终两家人和好如初。
我认为在遇到困难时,亲戚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们应该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助彼此,尤其是在农村儿子结婚这样的大事上更是如此。借款时要真诚感激对方的帮助,尽快偿还债务并尊重对方的要求。即使对方不要求利息,我们也应该主动给予一定的利息作为感谢。正如大伯所说,即使是亲戚间的借贷也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道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不计较利息就忘记应有的感恩和尊重。借钱借出去的是人情,收回来的是气。因此我们要把握人情世故的度,珍视亲情互助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