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后遭遇水肿与肌肉酸痛,如何应对?
健身之后,许多人都可能面临水肿和肌肉酸痛的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运动是消除水肿的最佳途径外,饮食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对于正在减肥的朋友们来说,控制日常饮食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追求苗条身材的过程中,哪些食物应该避免呢?接下来的内容将带你了解。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尤其是经过一场高强度的健身锻炼后,大多数人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肌肉酸痛的产生有两种主要原因:一是乳酸堆积导致的酸痛,另一种则是延迟性肌肉酸痛。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运动后感受到强烈的刺痛,这很可能是肌肉拉伤的表现。肌肉可能会形成硬块,疼痛显著,伴随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受限。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停止健身训练,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直至肌肉完全恢复。
对于乳酸堆积导致的酸痛,这是由于在健身过程中,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身体产生的乳酸不能被及时分解,导致大量乳酸在体内堆积。这些乳酸主要堆积在肌肉中,收缩的肌肉会挤压血管,阻碍血液流通,从而引起肌肉酸痛。
而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会在锻炼后的24小时内出现。在健身后的24-72小时内,酸痛会达到顶点,通常在5-7天后,疼痛基本会消失。除了酸痛,肌肉还会变得僵硬,轻者触碰即感疼痛,重者则因肌肉肿胀而影响正常活动。
那么,当遇到肌肉酸痛时,是否还能继续锻炼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应该聚焦在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锻炼上,避免对酸痛部位进行过度训练,让酸痛部位有充分的时间休息(48-72小时)。如果肌肉酸痛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以休息为主。
为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这里有三个建议:一是对肌肉酸痛部位进行轻微的静力性拉伸;二是洗个热水澡,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三是冷热敷交替使用,先在肌肉酸痛部位冷敷10至15分钟,然后再热敷10至15分钟,重复多次。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加快体内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恢复。特别是冷敷,还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合理的饮食安排和充足的营养摄入也是缓解肌肉酸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