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暴力?唐先生提醒我们,别把键盘当作武器。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理性发言,拒绝网络暴力。
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传播搭建了一座桥梁,社交媒体为公众意见表达提供了广阔天地。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有些人却以键盘为矛,以言论自由为盾,躲在屏幕后发表不当言论,甚至侮辱他人,泄露隐私。这些非理性的声音,如不加控制,便会迅速扩散,形成网络暴力。这不仅侵犯了公民权利,也扰乱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破坏。
近期,韩国女艺人苏某和古某因遭受网络暴力而选择自杀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网络暴力的阴影不断蔓延,甚至有人因被误解或恶意攻击而陷入困境。在雪崩时,每一片雪花都似乎成了无辜的参与者。针对某些事件,有人因发声而被扣上“热”的标签,而沉默者却被视为“冷血”。这些网络上的“键盘侠”们,总是能找到煽动暴力的机会。从言语谩骂到人身攻击、人肉搜索,这些行为都会对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引发严重后果。
我们经常会收到网友的举报,反映他们因遭遇网络暴力而求助。比如女大学生的照片被恶意调侃、恶搞并发布在网上,伴随侮辱性评论;还有人在网络上遭受同行的不正当竞争,对方以诽谤、公布隐私等方式扰乱其正常生活。网络暴力通常表现为发表侮辱、谩骂、诽谤性言论,或以人肉搜索的方式泄露个人信息,损害名誉权、隐私权等。
面对如暴风骤雨般的网络暴力,个人往往难以招架。但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始终站在群众的一边,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为己任。我们坚决处置侵犯个人隐私、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等有害信息,保护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当您遭遇网络暴力时,可以向我们举报求助。我们将依法删除侵权信息,及时消除不良影响。您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收集证据材料向公安部门报案或向法院提起诉讼。面对网络暴力,我们不应该沉默应对,旁观者也应该放弃旁观心态,不参与、不传播,不做犯罪的帮凶。让我们共同维护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并非正义之剑,而是无形的枷锁。我们应该以反网络暴力的姿态,共同抵制这一不良现象,让互联网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