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复液,市面上主要存在两种产品,一种被称作“修复液、补充液”,另一种则冠以“纳米修复液”的名称。尽管这两种修复液我们未曾实际使用过,但我们可以从其工作原理及成分来深入理解并剖析它们的功能。
当我们谈论电瓶的修复与保养时,补液法修复电瓶的原理显得尤为关键。其实,这一原理相当简单。在电瓶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的充电和放电,其电解液中的蒸馏水会逐渐挥发。对于水电瓶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孔和电池外壳来监测液面的高度。一旦液面过低,部分极板会暴露在空气中,而剩余的电解液浓度则会变得非常高。这种高浓度的电解液会导致浸泡在其中的极板硫化。由于极板的吸附作用,即使上半部分极板裸露在空气中,也会吸附高浓度电解液。电瓶的容量会急剧下降,充电电流保持不变,不转灯,电池充电时发热严重。如果及时发现这一情况,有高达80%的几率是可以修复的。
那么,如何修复呢?答案就是直接补充蒸馏水。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补充的应当是蒸馏水而非其他类型的水。因为电解液中的水分已经被蒸发了,所以只需要恢复适量的水分即可。这就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修复方法——加入蒸馏水,使其达到标准线。电池有50%的几率恢复正常。对于另外50%的电池,则需要进行小电流充电以去除硫化。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第一种修复液、补充液的成分——主要是蒸馏水。
至于另一种纳米修复液,一看到“纳米”这两个字,许多人心里可能会咯噔一下。如今,无论哪个行业,专家推荐产品时都离不开“纳米”二字,从保健品到日用品,甚至袜子都声称采用了纳米技术。那么,纳米究竟是什么呢?纳米是一个计量单位,有时被用来忽悠普通老百姓。通过商家展示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该修复液倒在地上时会起泡沫,这表明该修复液中含有硫酸成分。从视频中泡沫的状态可以看出,其浓度并不非常高,类似于电解液与蒸馏水稀释后的样子。简单来说,对于已经加入蒸馏水的电瓶,其电解液浓度会稍微下降,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容量略有下降,但相比其使用寿命的延长,容量的略微降低仍然是划算的。而如果加入了含有少量硫酸的补充液,那么电池内的电解液浓度会提高,这将使得电池容量更大,放电电流更强。但缺点是电池寿命会大大缩短,浓度过高会导致电瓶快速硫化。
修复液市场产品众多,消费者在选择时应谨慎对待,了解清楚产品的成分与功效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