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谱72图解高清大图及解释谱图。本书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各种名香的详细介绍和图解,适合广大读者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
名香(熏香)谱
序:香之文化,自古以来便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对于香的热爱与追求,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融入于诗词歌赋之中。本书将带你领略古代名香的魅力。
(宋)叶廷圭 撰
1. 蝉蚕香——交址所贡,唐宫中称之为瑞龙脑。
2. 茵犀香——西域所献,汉武帝煮汤以辟瘟疫。
3. 石叶香——魏文帝时期腹题国所贡,形状如云母,可辟瘟疫。
4. 百濯香——孙亮为四姬合四炁香衣,香百濯而不落,因此得名。
以下是部分名香的详细介绍:
凤髓香——唐穆宗珍藏,真岛出产,焚之以示崇礼。
紫述香——《述异记》中又名麝香草。
都夷香——《洞冥记》中描述,香如棘核,食之不饥。
都梁香——《荆州记》记载都梁山上的水中生长有此香。
辟邪香、瑞麟香、金凤香——唐同昌公主所带玉香囊,香气满路。
接下来是月支国进贡的几种名香:
月支香——如卵,烧之可辟瘟疫百里,九月不散。
返魂香、震檀香、惊精香、返生香、却死香——月支国一香五名,传闻能使尸埋地下者闻之复活。
千亩香——《述异记》中以林名香。
奢齐香——出波斯国,入药可治百病。
龟甲香——《述异记》中所描述的桂香中的上品。
兜末香——《本草》中记载,汉武帝西王母降时焚此香。
薰肌香——薰人肌骨后,不生百病。
还有众多名香如沉榆香、蘅芜香、百蕴香等,各有其独特的香气和背后丰富的故事。如龙文香是汉武帝时期外国进贡的珍品,罽(ji)宾国香在杨牧席间焚烧时会出现楼台之状。
书中还记载了众多香气奇特、具有特殊功效的香品,如可以辟寒的辟寒香、烧之千步内仍有香气的千步香等。这些香气不仅能使人心情愉悦,更有诸多实用价值。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名香的种类、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香的传统文化。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合各年龄层次的读者阅读欣赏。在古代中国,香料的运用广泛而深远,它们不仅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更是文化、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便是那些来自波弋国的神奇香料,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传说。
燕昭王的时代,有一种名为荃芜香的香料,它从波弋国传来,只需稍稍浸染土地,便使得土石都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而在这荃芜香中,又衍生出了神精香、荃蘼香与春芜香等分支,它们的皮如丝般柔韧,甚至可以被用来织成布料。
再来说说涂魂香,其中的沉光香、精祇香、明庭香等,都是鼎鼎大名。这些香料都来自于南阿拉伯的香料运输港佐法尔。沉光香燃烧时,会散发出明亮的光泽;而精祇香则有着神奇的力量,燃烧它甚至可以辟邪。
蓬莱香是沉水香未成熟时的形态,它成片地存在,像小小的灵芝和菌类。另外还有鹧鸪斑香、思劳香等,都来自于日南地区,宛如乳香一般令人陶醉。橄榄香则是一种形状如同黑胶的香料,炙烧时,其香气能经久不散。
《释氏会安》中提到的多伽罗香和多摩罗香,原来就是人们熟悉的根香和藿香。而那些在《法华经》中提到的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等,则是另一种神秘而庄重的香气。
龙鳞香是一种薄如龙鳞的馥郁香料,其香气特别浓郁。白眼香则可以与其他香料混合使用,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平等香则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和尚在集市出售此香时,无论买主贵贱贫富,都收取同样的价格,因此得名。山水香则是王旭为山中供奉的道士每月所烧的香料。三匀香则由三种东西熬制而成,其香气既富贵又清纯、奇妙。
叶廷珪,一个生活在宋代的文人,他的生活轨迹与这些香料交织在一起。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政和五年的进士到后来的太常寺丞、兵部郎中,再到知泉州、漳州。他的著作《海录碎事》记录了这些香料的种种神奇与魅力。
这些香料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物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宗教仪式的元素。它们的故事与传说丰富多样,反映了古代中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每一种香料都有其独特的香气和背后的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香料文化的瑰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