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昨日,李玟的姐姐李思林在微博上宣布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著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离世。这一消息令人震惊,许多人无法相信外表阳光开朗的李玟竟然会患上抑郁症并选择自杀。事实上,精神疾病的负担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在中国,抑郁障碍已经成为导致伤残损失寿命年的第二大类疾病。
今天,我们再次回忆起李玟的离世,深感痛惜。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抑郁症及其应对方式,我们重新发布了那份在2021年发布的关于中国成年人精神障碍的横断面流行学调查报道。
报告揭示了关于中国人群抑郁症的一些重要特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失业者的患病率高于就业者,分居、丧偶或离婚的人群中患病率更高。多数患者存在社会功能障碍,仅有0.5%的患者得到了充分的治疗。这一数据令人震惊,也凸显了我们对于精神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仍存在巨大的差距。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黄悦勤团队基于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数据,对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及精神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该研究采用了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版本(CIDI 3.0)进行访谈,并收集了近12个月内存在抑郁障碍的受访者的具体治疗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抑郁障碍在中国的分布具有特定的特征。
精神疾病的负担日益加重,而准确的数据是制定有效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柳叶刀-精神学》主编Niall Boyce强调,我们需要知道谁需要这些医疗保障服务,他们居住在哪里,以及应该提供哪些有证据支持的医疗卫生服务类型。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全国代表性的抑郁障碍流行学数据,尤其是关于这些精神疾病的成年人使用医疗卫生服务的情况,政策的规划只能依赖于数学模型估算,这存在极大的误差与不确定性。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抑郁症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通过今天的文章,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知道如何应对这一疾病,同时也表达对李玟离世的哀思和纪念。通过对各类精神障碍患率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女性与男性之间的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终身患病的几率高达8.0%,而男性则为5.7%,比值比(OR)达到1.44,显示出女性的患病率显著较高。近12个月的趋势同样如此,女性的患病率(4.2%)高于男性(3.0%),比值比为1.41。失业人群和分居、丧偶或离婚人群的精神障碍患病率也明显高于就业人群和已婚或同居人群,终身比值比和近12月比值比均超过1.8。这些数据揭示出精神障碍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经济状态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
对于抑郁障碍这一特定疾病而言,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等不同因素之间呈现各异的分布趋势。通过抑郁症发的Kaplan-Meier累积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各年龄段抑郁症的患病概率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抑郁障碍亚型的最早发年龄都集中在青春期。这对于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了基本的患病率分析,该研究还深入探讨了抑郁障碍患者的共病情况、社会功能损害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率等问题。令人担忧的是,尽管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受到抑郁障碍的影响,但接受充分治疗的患者比例极低。这意味着大量的患者正在经历着病痛折磨,而有效的医疗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国内人群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严重性、功能障碍以及治疗情况的全面数据。它不仅揭示了精神疾如何影响公众生活,更为宏观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深度与广度都展示了我国在全球精神障碍负担研究中的贡献。通过与不同国家、地区、文化的比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抑郁障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有效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Lu J等人于2021年的研究中,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详细阐述了中国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治疗情况及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查看原文链接](请查看原文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2] Huang YQ等人于2019年的研究同样揭示了中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并强调了跨地区、跨文化比较的重要性。[查看原文链接](详细研究内容请查阅原文)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也为未来的研究和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强调了精神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以及优化现有资源利用的必要性,以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