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被誉为“开汉功臣”的三人,为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今天,我们将一起其中一位重要人物——曹参。在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除了广为人知的李左车和张良之外,还有一位名字鲜为人知的人物,正是他帮助韩信创造了军事奇迹,他就是曹参。
曹参,徐州沛县人,早年担任管理监狱的小吏。在刘邦起义之后,曹参率军四处出击,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华。他的战绩含金量非常高,不仅打败了我们熟知的三位名将,还多次破敌斩将,夺取城池。
在刘邦灭秦之战中,曹参更是表现出色,攻下武关、峣关,平定咸阳附近的力量,成为刘邦灭秦的第一功臣。他的军事才华令人惊叹,仿佛如有神助。在韩信被拜为大将军之前,曹参并没有实战经验,但他却立即展现出超凡的军事才华,辅佐刘邦迅速平定三秦。
在刘邦平定三秦之后,曹参被任命为代理左丞相,领兵进驻关中,防守根据地。在项羽主力在齐地平乱的时候,他成功打下了彭城。项羽回军后,以三万兵马大破刘邦五十六万之众,刘邦陷入危机。由于曹参的及时援助,与刘邦会师荥阳,击败了楚京、索之间的敌人,项羽才没能继续西进。
随后,曹参作为韩信的副将,参与了攻打魏王豹、赵国的战争,每次都立下赫赫战功。在攻打齐国时,曹参更是与韩信一起击败龙且率领的二十万援齐大军,最终平定了齐国。
战后叙功,曹参因其卓越的战绩被刘邦列为“开汉第二功”。作为韩信的副将,曹参虽然没有惊人的智谋表现,但他的作用却不可或缺。没有曹参清扫残敌、稳定后方、保障后勤,韩信很难在前线放心杀敌。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曹参呢?是称之为天才还是可靠的工具人?在韩信的军事奇迹背后,缺少了曹参究竟行不行?
历史上的曹参一直是刘邦与韩信的副手,真正独立指挥大战的次数不多,因此被一些人认为不能独当一面。从曹参在战争中的表现来看,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军事才华和可靠的执行力。如果没有曹参的协助,韩信的军事奇迹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曹参是西汉开国功臣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猛将。他的战绩和贡献应该得到我们更深入的和研究。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对齐地进行了重要的封赏,将长子安置于此,并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齐地,拥有七十余城,是汉王朝的诸侯国中最为重要且规模庞大的一个。曹参肩负重任,深入了解了齐国的实际情况。他发现这里万物凋敝,百业待兴,于是根据形势,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致力于恢复和发展齐国经济。九年后,齐国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曹参被齐人尊称为贤相。
当刘邦临终时,他指定曹参接替萧何的职务。曹参继承了萧何的规约,一切照旧,自己则整日饮酒。这种看似悠闲的生活让群臣困惑不解,甚至责难他未能好好治理国家。曹参并非不理国事,而是顺应形势,采用无为而治的方式。他认为大乱之后必须休养生息,刘邦和萧何制定的法令已经完善,无需过多干预。他的这种治国理念,实际上为汉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汉朝的无为而治思想,实源于曹参。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实践无为而治并取得惊人成效的,唯有曹参一人。他不仅自己无为而治,还使得汉初几位君主都继承这一思想,70年间无所变动。这期间,汉朝逐渐富裕起来,国库粮食堆积如山,为北击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曹参看似善于承前启后,但实际上他并非无原则地墨守成规。他承前启后的前提是服从真理。当汉惠帝质疑他时,他敢于指出问题所在,坚持真理。更重要的是,他能顺应时代要求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并让汉朝执行70余年不变。曹参的水平和贡献不容小觑。
作为历史上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其军事才华无与伦比。在韩信麾下作战,智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服从命令,严格执行任务。曹参作为韩信的副手,始终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服从正确意见,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他完美地配合了韩信,让韩信的才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曹参不仅是执行天才,还精准地把握了时代需要,实践了无为治国思想。
有学者指出,曹参对汉朝的贡献不下于萧何、韩信、张良等著名人物。作为一个被低估的汉朝开国功臣,曹参看似无所事事,实则时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的智慧和贡献是无可替代的。他的成就证明,“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曹参展现出了真正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