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肠梗阻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当您遭遇长时间无法顺利排便,伴随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等症状时,要小心肠梗阻的可能性。肠梗阻,顾名思义,是指肠内容物因某种原因无法正常流通,无法顺利通过肠道。那么,究竟什么是肠梗阻?它的病因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肠梗阻的背后原因
肠梗阻的原因众多,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来进行解析。机械性肠梗阻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病因包括结肠和小肠部位的肿瘤、手术后肠粘连、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腹壁疝和腹内疝、肠扭转及肠套叠等。这些病因使得肠道的正常运行受到阻碍,引发肠梗阻。
二、如何诊断肠梗阻?
诊断肠梗阻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基本症状如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等,可为初步诊断提供依据。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立位或卧位腹平片、腹部CT检查等,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诊断过程中还需明确是机械性还是动力性肠梗阻、是单纯还是绞窄性肠梗阻等,以便为治疗提供方向。
三、肠梗阻的治疗原则与方案
肠梗阻的治疗基本原则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及肠外营养等。针对梗阻的原因,明确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例如,经鼻型肠梗阻导管适用于粘连性肠梗阻、右侧结肠癌梗阻等。对于结直肠癌患者,肠道支架的放置需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其使用时间和效果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肠道支架的放置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其副作用和风险。
肠梗阻是一种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病症。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了解肠梗阻的相关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病症,祝愿您早日恢复健康。中山六院外五科的实践探索
在医疗领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外五科凭借其创新性的治疗方式及深厚的医疗实力备受瞩目。针对急性结直肠癌梗阻患者的治疗,该科室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策略:在支架置入术和择期手术之间的较长间隔期内增加术前化疗。这一方法不仅降低了肿瘤扩散的风险,更大幅改善了患者的总体状况。
经过对众多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科室团队得出结论:两个周期的mFOLFOX6术前化疗,结合支架置入术后的选择性手术,对于急性结直肠癌梗阻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且可行的治疗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上。
该科室的领军人物,王辉教授,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的主任医师,也是医学界的佼佼者。他曾于2008年访问密歇根大学和克利夫兰结直肠外科,2009年获得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他在结直肠肿瘤及生物材料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成果丰硕。他不仅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及多项省市级科技成果奖,还承担了多项省市科研课题,拥有多项专利,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王辉教授的专业团队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在医疗服务方面也备受好评。他们的出诊时间公开透明,方便患者预约。专科门诊每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则安排在每周三上午。
这一治疗策略的文献支持来自于多项研究[1-3],其中涉及到的支架置入术及术前化疗等治疗方法在国际上亦有广泛讨论。中山六院外五科的实践探索为这一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数据支持。
在医学领域,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无数患者的信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外五科将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Gorissen K J, Tuynman J B, Fryer E, et al. Local recurrence after stenting for obstructing left-sided colonic cancer[J]. Br J Surg, 2013, 100(13): 1,805-1,809.
[2] Sabbagh C, Broet F, Diouf M, et al. Is Stenting as “a Bridge to Surgery” an Oncologically Safe Strate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Left-Sided, Malignant, Colonic Obstruc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a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J]. Annals of Surgery, 2013, 258(1): 107-115.
[3] Liu J, Ma T, Qin Q, et al. Stent placement followed by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and elective surgery for acute malignant colorectal obstruction: Six cases of report[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2019, 11(3): 264-269.
审稿:马腾辉医师、审核:袁紫旭医师,本文指导:王辉教授,编辑: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