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人体最神秘的身体部位之一,肚脐眼无疑会占据一席之地。从孩提时代开始,我们就对这个位于腹部的小洞充满好奇,总是忍不住去拨弄。尽管经常被父母警告不要经常抠肚脐眼,但很多人还是会在洗澡时习惯性地抠两下肚脐眼里的“泥”。那么,这些泥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肚脐眼因为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其中有很多褶皱,因此也成为了藏污纳垢的地方。这些泥大多是人体死皮细胞、油脂以及皮肤代谢的混合体,长期在肚脐眼中堆积而形成。令人惊讶的是,研究显示肚脐眼里的泥竟然包含了2000多种细菌。
根据《National Geographic》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由于生活环境、日常习惯和人种类型的差异,新陈代谢以及体表积累杂质的变化,肚脐眼中藏匿的细菌种类众多。研究发现,每个人身体上可能携带的细菌种类高达60种以上,而肚脐眼中总共能够囊括大概2300种细菌。虽然大部分在肚脐眼中繁殖的细菌对健康无害,但过多的脏污可能会导致肚脐石的形成,不仅会带来不适感,还可能散发异味,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那么,既然肚脐眼里的泥那么脏,很多人肯定想除之而后快。真的可以用手将它们抠下来吗?实际上,肚脐眼的位置十分特殊,位于肠道的前端,下腹部中央的位置。与其他被严格保护的器官不同,肚脐眼的下层几乎没有皮下脂肪存在。轻轻刺激肚脐眼就可能对内部的肠道、膀胱等器官造成冲击,出现尿频、腹泻等症状。不建议用手抠肚脐眼里的泥。
那么如何健康地清理肚脐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滴橄榄油:橄榄油是温性的,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可以事先在肚脐眼里滴一滴橄榄油,将其中的灰尘黏合并且润滑一下,然后用棉签轻轻地掏出脏东西。
2. 热水浸泡揉搓:在洗澡时,用热水轻轻地淋在肚脐眼上,通过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肚脐组织的方式,能有效地将肚脐中的脏东西搓出来。但注意水温不宜过高,大约35到40度即可。
3. 用风油精沾棉签擦拭:风油精有一定的杀菌效果,用风油精沾上棉签擦拭肚脐眼能起到不错的清理效果。
另一方面,有关肚脐的认知谣言也需要分辨清楚。其中一个常见谣言是“肚脐连接着肠子”。实际上,肚脐与肠道并不直接相连。抠肚脐会导致腹泻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刺激肚脐眼周围的神经末梢而引发的反应,而非直接关联到肠道。
保护肚脐健康需要采取正确且合理的方法,避免盲目轻信谣言。除了注意清洁方式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维护身体的整体健康。在探寻人体奥秘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关于身体部位的一些传言和误解。今天,我们要为大家澄清两个关于肚脐的流行谣言。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肠道和肚脐是否相连?实际上,肠道和肚脐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虽然这两者的距离看似很近,但它们之间实际上有一层薄薄的皮肤作为阻隔。我们不必担心抠肚脐会不小心把肠道抠破,这完全是一种夸张和误导的说法。请广大朋友们理性看待这一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第二个传言:“肚脐眼越深越健康?”当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们时,会发现每个人的肚脐眼深浅不一,形状各异。有些人认为肚脐眼越深的人身体越健康。真相是肚脐眼的形状是由天生的因素决定的,它取决于皮肤和腹壁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痕迹有关。认为肚脐眼越深越健康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说到肚脐眼,还有一个问题经常被提及:肚脐里的“泥”是脏东西吗?是的,这些泥确实是由皮肤代谢产生的污垢和细菌组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清洁肚脐。正确的清洁方法应该是使用温和的方式清洁肚脐周围,避免过度清洁导致受伤或引发炎症。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让肚脐着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了解关于肚脐的知识对于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遇到有关身体的疑问时,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多查阅相关资料和专业知识,而不是盲目相信没有科学依据的传言。毕竟,我们的身体是宝贵的,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
参考资料:
[1]果壳网. 肚脐不是连着肠道吗?能不能抠?关于肚脐的多个疑问解答. 2019-03-09
[2]知乎日报. 人需要清理肚脐吗? 2018-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