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位急诊医生在信中分享了她所面对的困扰:楼上邻居弹琴,多次沟通协商练琴时间无果,她只能无奈选择住酒店躲避琴声。这个问题引发了关于居民楼里弹琴(以及其他传声乐器)如何避免扰民的广泛讨论。这不仅仅是一道关于是否应该调整弹琴时间的选择题,更是一道关于人性向善向恶的深层次探讨。
针对这个问题,我提出了通过投票来寻找答案的方法。如今,投票已经结束,让我们来看看结果。
在公众号上的投票中,认为不应该与邻里友好协商调整弹琴时间的票数为6票,仅占2%;而认为应该调整弹琴时间的票数高达228票,占97%。尽管这一结果可能受到公众号粉丝立场的影响,但在今日头条上的投票结果更为客观。
在今日头条上的投票中,认为不应该与邻里友好协商调整弹琴时间的票数为40票,占比21.4%;而认为应该调整弹琴时间的票数为147票,占比78.6%。这一结果更加证实了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支持调整弹琴时间的。
在评论中,有人坚持认为调整弹琴时间是多数人的意愿,楼下的医生应该忍受钢琴的扰民。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不应因为数量上的优势而侵犯他人的权益。
也有人分享了自己孩琴的经历,认为邻居们对此表示赞赏。这并不能成为打扰他人的理由。弹琴者应该考虑到邻居的感受,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对于那些无视他人感受、坚持自我中心的人,我们应该提醒他们:在任何时候,尊重他人都是最基本的社交原则。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弹琴都会扰民,这说明弹琴者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对于那些提出无理质疑和毫无逻辑可言的评论者,我们无需过多解释。投票结果已经清楚地表明了大多数人的立场和态度。
最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尊重他人的生活环境和权益是至关重要的。在居民楼里弹琴或其他乐器时,我们应该考虑到邻居的感受,尽量避免扰民。当我们遇到类似问题时,应该通过友好协商找到解决方案,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面对众多的质疑声,我深感理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股坚持的力量。他们的质疑,其实是对结果的不满,无论这个结果是对是错。
有些评论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有人说:“你说调整就调整吗?你说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就要和睦相处吗?”这种质疑背后,隐藏的是一种“你有理又怎么样,我仍然要反对”的无赖逻辑。仿佛世界只存在两种状态:他们愿意接受的,和他们不愿意接受的。对于任何违背他们意志的结果,他们宁愿选择无视理性与事实,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
但回归到问题的本质,我们需要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那么,我们就通过投票来决定吧。到底谁是真正的少数派?谁是多数派?答案在投票中揭晓。
毫无疑问,无论在哪个媒体上转发,支持双方协商弹琴时间的人数总是更多的。那些拒绝与邻居协商、坚持自我为中心弹琴的人,才是真正的少数派。他们代表的是自私自利、无知愚昧、心理阴暗与人性恶的一面。
以急诊医生这个案例为例,当邻居提醒弹琴扰民时,我们应该选择友好沟通。你有弹琴的自由,但自由不是无限的。与邻居协商弹琴时间段和时长,这是作为现代城市公民应有的素养。
我们也应该做好隔音措施。无论你是专业还是业余的乐手,都应该知道基本的隔音知识。这些应该是在学习乐器之前就应掌握的常识。
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向善的心。法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公共住宅内不允许练习乐器,但你享有一定的自由的也应该考虑到他人的感受。法律告诉我们,邻里之间应该以友好协商为基础来处理矛盾和纠纷。正如这个案例中的急诊医生,他多次友好协商,已经履行了善意的义务,却遭到楼上的恶意报复和拒绝。这种态度是人性的冷漠和丑陋的体现,是对公序良俗的破坏。
幸运的是,这些丑陋的行为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多数人投出了明智的一票,支持和谐共处,支持友好协商。作者傅岳呼吁我们,面对问题,我们应该以善意和理性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