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的地方传统音乐——桑植民歌,宛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音乐的瑰宝库中。这个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不仅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其丰富的题材和动人的旋律,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和耳朵。
桑植民歌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从振奋人心的号知子,到清新活泼的小调,再到革命红歌和儿歌,每一首都仿佛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其中,《打起花道灯好快活》、《四季花儿开》、《布谷》、《冷水泡茶慢慢浓》和《太阳出来照白岩》等脍炙人口的曲目,更是桑植民歌的杰出代表。它们以音乐为语言,传递着地方的文化和风情,让人心生向往。
在音阶调式上,桑植民歌以“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为基础,同时又融入了其他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等多元元素。还有一些特色音阶,如“四声羽调式”、“四声徵调式”,以及带有偏音“4”(清角)或“7”(变宫)的音阶等,都为桑植民歌赋予了独特的魅力。这些音阶的运用,使得桑植民歌的旋律丰富多彩,变化多端。
歌词方面,桑植民歌更是展示了深厚的文学底蕴。比喻、比兴等文学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歌词更加生动、形象。而本土特色的衬词、衬字、儿化音的点缀,更是为歌曲增添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较高的艺术性。每一句歌词,都仿佛是一幅画,一个诗,让人在欣赏音乐的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桑植民歌是张家界地方传统音乐的瑰宝,它以丰富的题材、独特的音阶调式和生动的歌词,展示了地方的文化和风情。无论是振奋人心的号知子,还是清新活泼的小调,都让人为之倾倒,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