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定格在了时间的镜头下。那是1971年,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来自全球各地的使者齐聚在伊朗南部的小城拉姆萨尔。他们在那里共同签署了一份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这份公约的签署,象征着全球对湿地保护的共识和决心。为了纪念这一开创性的壮举,同时唤起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每年的2月2日被确定为世界湿地日。这一决定是在《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达成的共识,从1997年起正式实施。
湿地,这个看似平常却至关重要的自然环境,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性却是无可争议的。湿地是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无论是淡水、半咸水还是咸水体,都在其涵盖范围内。这片特殊的生态系统,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及湿地的定义,我国科学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将其定义为陆地上常年或季节性积水(水深不超过两米,积水时间长达四个月以上)和过湿的土地,以及与这些土地上生长、栖息的生物种群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在这片生态系统中,我们常见的自然湿地有沼泽地、泥炭地、浅水湖泊、河滩、海岸滩涂和盐沼等。这些湿地犹如地球的肺脏,为我们提供着必不可少的生态服务。每年的世界湿地日,都是我们反思与庆祝这些珍贵湿地的重要时刻。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些自然之宝,确保地球的生态平衡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