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康码(如“随申码”“粤康码”)
用于进入检测机构时的身份核验,通常显示绿、黄、红三色标识,部分区域需同步出示行程卡。例如上海通过“随申办”App可一键切换健康码与行程卡,广东“粤康码”则整合了核酸结果和疫苗接种信息。
2. 登记码(核酸码)
上海地区:通过“随申办”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生成“核酸码”,30天内可重复使用,采样时供工作人员扫描登记。
全国通用: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微信/支付宝小程序获取防疫健康信息码,作为核酸检测预登记二维码。
团体场景:学校、企业等可统一制作离线核酸码,方便无智能手机人员使用。
3. 医保电子凭证码
若使用医保支付检测费用,需在“随申办”的“信用就医”中调取该码,功能等同于实体医保卡。
4. 抗原检测码
通过“疫测达”小程序上传抗原检测结果后生成,需规范操作检测流程以确保准确性。
5. 其他辅助码
风险等级查询码:用于确认检测地区风险等级。
纸质版防疫码:部分地区(如温州)支持为老人、儿童申请纸质码,有效期1个月。
不同场景需配合不同二维码,建议提前通过对应平台(如“随申办”“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生成并保存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