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并无证据表明核酸采样拭子含有环氧乙烷残留。网传“核酸棉棒含环氧乙烷等致癌物”属于谣言,相关检测显示采样拭子主要用途为无菌采集样本,其材料和生产标准未涉及环氧乙烷消毒工艺。
虽然用户问题聚焦核酸检测,但需明确环氧乙烷主要用于医疗器械(如医用口罩)的灭菌。国家标准规定,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残留量需低于10μg/g(成人)或2μg/g(儿童),且出厂前需经过7-15天期确保残留达标。实际检测显示,市售合格口罩的环氧乙烷残留量普遍远低于限值,佩戴前无需刻意“抖一抖”。
环氧乙烷虽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但其毒性取决于剂量。医疗器械残留限值已通过国际(ISO 10993-7)和国内(GB/T 16886.7)标准严格验证,低于限值的残留对人体无害。正规厂家生产的灭菌产品均需通过残留检测方可上市,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环氧乙烷残留检测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法,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需遵循《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等标准进行出厂检验。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抽检,确保产品符合安全限值。
综上,核酸检测采样拭子无需担忧环氧乙烷残留问题,而医用器械的环氧乙烷残留控制已有成熟标准及监管体系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