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对象与原理
核酸检测:通过采集鼻咽拭子、口咽拭子或痰液等呼吸道样本,直接检测病原体的核酸序列(如新冠病毒的RNA),具有高特异性,是确诊感染的“金标准”。其技术核心为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在感染初期(1-2天)检出病毒。
血清检测:需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液中的抗体(如IgM/IgG),反映机体是否曾感染或接种疫苗。抗体产生需1-2周窗口期,无法用于早期诊断,但可用于追溯感染史或评估免疫效果。
应用场景与时效性
核酸检测:适用于早期筛查和确诊,如新冠、流感等传染病,结果更具即时性。
血清检测:多用于回顾性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如判断乙肝感染史或疫苗效果。
样本采集与操作差异
核酸检测通常无需抽血,通过拭子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血清检测则必须抽血分离血清。
核酸检测需专业实验室设备,耗时较长;血清检测流程相对简单,结果出具更快。
互补性与局限性
两者可互补使用:核酸检测灵敏度高但可能受样本质量影响;血清检测存在假阳性/假阴性风险,需结合核酸结果综合判断。例如,新冠感染初期推荐核酸检测,而抗体检测适用于后期免疫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