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报道和官方调查,上海核酸检测曾出现多起误诊为阳性的案例,主要涉及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操作问题。以下是具体梳理:
2022年5月,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被曝出多起核酸检测“假阳性”案例。例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某小区一天内检测出13例阳性,但后续复核均为阴性。同一时期,宝山区也有居民反映,其亲属在未复测且抗原阴性的情况下因阳性报告被转运至方舱,次日复核结果却为阴性。涉事实验室母公司润达医疗因此被上交所下发监管函,并启动内部自查。
上海市卫健委在2022年5月10日的发布会上回应称,已对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展开调查,若发现违法违规将从严查处。中科润达实验室发布声明称检测流程符合规范,但未直接回应假阳性原因。
专家指出,核酸检测假阳性可能与样本污染、实验室操作不规范或运输环节问题有关。国家卫健委曾强调核酸检测方法学特异性为100%,但实际操作中污染可能导致结果异常。
2025年4月,网络曾流传“上海AI误诊肺炎”的谣言,但经核查为自媒体捏造,与核酸检测无关。
综上,上海核酸检测误诊案例集中在2022年5月的中科润达,官方未公布具体误诊次数,但至少涉及十余例复核翻盘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