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扫码录入样本信息:部分地区采用小程序(如“贵州核酸检测”)扫描试管条形码,绑定个人信息与样本,简化人工登记流程。例如,通过微信扫描采集管二维码后,自动关联检测者身份,减少接触风险。
2. 自助采样指导:居家自采核酸时,手机可播放教学视频或图文步骤,指导正确采样方法(如咽拭子操作规范)。
1. 实时查看报告: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关联健康码,直接查询核酸检测结果,避免纸质报告传递。
2. 行程与健康状态核验:部分场景需同步展示核酸检测结果与行程码,手机作为统一入口方便快速核验。
1. 声音识别检测:实验性技术通过手机麦克风采集咳嗽声,结合AI模型判断感染可能性(准确率约89%)。
2. 传感器辅助分析:部分手机搭载高精度传感器(如光谱成像或多光谱传感),未来或可配合外设实现快速病原体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