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源流,探轶纷繁,根深叶茂。其起源,有五大主要脉络。
一、源自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平民,但其子宗敬仍承王族血脉,袭司徒之职。因他是王族后代,时人尊称为“王家”,于是这支族人便以王为氏,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为避战乱,王子晋的后裔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形成了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望族。
二、源自子姓。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比干原是王子身份,遂以王为氏。这支王氏在河南地区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形成了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逐渐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三、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的妫姓王是王姓中的重要分支。武王灭商后,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姓田。秦灭齐后,齐王的田姓子孙改姓王,形成了北海和青州两大郡望。著名的王莽便是出自这支王姓。
四、源自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燕太子丹的玄孙因献符命而受到王莽的宠爱,赐姓王氏。
五、源于少数民族改姓。王氏大家族中融入了众多少数民族的血液。主要有汉时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的高丽人、隋唐时的月氏人等等。这些少数民族王氏随着时间逐渐同化于汉族王氏之中。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选择王姓有密切关系。王氏家族历史源远流长,不仅是中原地区的名门望族,也在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无论是哪一支系,王氏家族的历史都充满了坚韧与奋斗,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华大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