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剧本创作的大纲和分场大纲之后,接下来的码字阶段便是将创意转化为银幕上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剧本的格式要求,因为它不仅仅关乎文本的整洁,更直接影响到制片方的阅读体验和专业的判断。就如同服装制造商在意的不仅仅是麻袋的编织工艺,而是成品的专业与细致。
谈及剧本的具体格式,封面设计尤为关键。封面上必须清晰地标注电影名称、时间(暂不标注第几稿,以防时产生误解),以及编剧的名字。如果你是为了而创作剧本,联系方式也需一并附上,以便制片方与你取得联系。
正文部分,大陆格式是众多格式中的一种。在大陆格式中,剧本正文部分需要标注场号,因为电影拍摄正是按照场号进行拍摄的。地点也被称作场景和时间(白天或黑夜)的标注也十分重要。紧接着就是正文部分,它通常包含四种格式:大陆格式、香港格式、台湾格式和美国好莱坞格式。其中大陆格式比较注重场号和地点的准确性。
相较之下,剧本的格式更为繁琐和讲究。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在对话前都需要详细标注在括号内。每个名词也要用单括号括起来,尤其是角色的名字首次出现时需要用粗体或加颜色突出。旁白或独白都需要另起一行,并在动作或环境描述前用特定的三角符号进行标识。而在剧本中,每场戏的开头都需要占据一行,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内景/外景等,这也使得剧本通常篇幅较长。不过对于大陆的编剧来说,有专门的分镜头工种来处理这些内容。
在电影剧本创作中,如果涉及到专业知识、规则理论等,如科幻、军事、航空航天、医学医美、IT技术、数码领域、历史知识、考古勘探等领域,一定要咨询行业专家。这样不仅能确保剧本的现实性,也能让演员更好地理解并演绎角色。以电影《星际穿越》为例,其中的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关系都是基于真实理论来呈现的。这样的专业咨询能让剧本更加严谨和专业。作为编剧,我们需要牢记各种专业术语,如Angle on(角度对准)、Two shot(双人镜头)、OS(独白)、OV(旁白)等,并将其运用到创作中,以提升剧本的专业性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