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卡:你的出行安全与便捷的凭证
在当今的疫情防控常态下,行程卡已成为我们出行的必备凭证。这张小小的卡片,不仅能够显示你过去14天去过的地点,更能在关键时刻排除风险,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行程卡的设计十分人性化,只显示最近的14天行程轨迹,简洁明了。那么,你是否会有疑问,行程卡上显示的14天前去过的地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消失吗?答案是肯定的。行程卡的记录会有大约一天的延迟,但15天后,相关记录就会不再显示,让你的行程卡重回“空白”。
现在出门,无论是进入商场、乘坐公共交通还是旅游,都需要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单。这不仅是为了确认你在过去14天内的行动轨迹,更重要的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为你的安全负责。如果有确诊病例,相关部门也可以依据行程卡上的信息,迅速查明是否有人与其在同一时空有过交集。
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出的疫情防控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利用三大基础电信公司的通信大数据,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提供行程查询服务。这一服务不仅支持查询国内城市,还可以查询14天内访问过的国家(地区)。最棒的是,它无需填写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操作更简单、更安全,充分保护用户隐私。
那么,如果行程卡查不到行程怎么办呢?别担心,“行程卡”是通过分析手机信令数据和话费数据来生成出行数据的。当你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产生了这些信令和话费数据,才能生成你的出行数据。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多打几个电话,或者切换到4G数据。第二天数据就会恢复正常。
行程卡的设置还考虑了地理位置的偏差问题。由于基站覆盖的原因,可能会出现位置偏差。打电话时建议有一天的时间跨度,比如早上和中午的通话记录时间跨度需要超过4小时,以满足行程显示的要求。
如果行程卡出现误差怎么办?“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服务使用的是基站数据。在行政区划交界处,两地基站信号可能重叠,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如果在城市停留时间少于4小时或者出国旅行期间未激活国际漫游服务,也可能导致记录不准确。如果出现严重偏差,建议及时联系相关运营商客服进行解决。
行程卡是我们出行的重要凭证,它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解决,让行程卡更好地为我们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