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肌肉锻炼指南:如何科学构建强健体魄?
随着寒假的结束,孩子们重返校园,生机勃勃的“神兽归笼”之际,如何引导青少年进行肌肉锻炼,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焦点。对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疗救援服务队队长、医师跑者王敏给出了专业建议。
王敏医师提醒,学生在开学后进行体育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于急躁。对于刚刚转阴的新冠感染者而言,恢复到原来的运动状态需要时间。根据广东省体育局最近发布的指南,感染者需要三倍于感染天数才能逐渐恢复运动。
面对家长们的两种极端态度——过于谨慎和急于求成,王敏认为两者都不合适。运动是提升免疫力的良方,但要科学运动。过早或过量的运动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而过晚则可能延缓身体功能的恢复。掌握运动的时机和强度至关重要。
具体可以从哪些运动项目入手呢?王敏建议从有氧运动开始,如散步、拉伸运动、骑自行车等。特别是有氧慢跑,但应注意结伴运动,避免互相赛跑导致心率过高。家长应特别提醒孩子,避免在校园内过于兴奋而运动过量。
对于对抗性高强度运动,如足球、篮球等,王敏建议暂时避免,以防心肌损伤和意外风险。无论是否感染新冠,运动后都需要超量补充两种重要“补品”——睡眠和蛋白质。充足的睡眠能促进组织器官及骨骼肌肉的修复,而高蛋白食物则有助于肌体恢复和肌肉生长,保护关节骨骼。
王敏特别强调,青少年运动时切记不要戴口罩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可能导致机体代偿失调,增加肺部和心脏负担,甚至引发缺氧。
在这一系列建议背后,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福祉。让我们携手努力,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的肌肉锻炼,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