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这四位杰出的元代杂剧作家。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被尊称为“元曲四大家”。
在历史的传承中,关于这四位作家的评价和排列顺序,因人因时而有所不同。明代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提到他们时,把他们称为马东篱、郑德辉、关汉卿、白仁甫。而元代周德清在《中原音韵》序中虽以四人并称,却并未使用“四大家”这一称呼。明初贾仲明为马致远作的吊词中又有“共庾、白、关老齐眉”的说法,其中的庾指的是庾吉甫。
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关汉卿列为杂剧作家之首,而贾仲明更是称赞关汉卿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则首推马致远,认为他“宜列群英之上”,而关汉卿则被评价为“可上可下之才”。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四位作家的评价也在不断变化。明代前期以后,有盛赞郑光祖而贬低其余三家的声音,如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所说:“马之辞老健而乏滋媚,关之辞激励而少蕴籍,白颇简淡,所欠者俊语,当以郑为第一。”而在近代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他认为关汉卿的言辞本色且人情味十足,因此称他为元曲第一人。尽管也有其他不同的评价和排列顺序,如清代李调元的“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等,但关汉卿等四人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被历史公认。这一称呼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赞誉,更是对他们作品的高度认可。这些杰出的杂剧作家用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