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许多严重的疾病治疗都离不开输血这一环节。每当家人想要为患者捐献血液时,常常会被医生拒绝。关于近亲能否输血以及亲子之间为什么不能输血的问题,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亲真的不能输血吗?
输血,实质上是一种移植行为。既然是移植,就存在一系列可能的免疫反应。其中,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就是一种严重的免疫反应。这种病症在非亲属受血者中发生的概率极低,但如果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的概率就会越高。亲属间输血可能会带来生命危险。但如果必须进行近亲输血,需在血液输注前对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进行处理。
亲子之间为什么不能输血?
有些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是最安全的,因为亲情关系使得输血反应小,且感染疾病的风险低。从医学角度来看,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得多。GVHD的死亡率高达98%。当病人的血液与输用的血液组成相近时,由于病人的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可能会把外来血液误认为是自身的血液,不予排斥。而外来血液进入病人体内后,会把病人血液中的淋巴结细胞视为非自身的淋巴细胞进行排斥,从而导致致命的GVHD。病人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的血液。
输血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输血过程中,如果血液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溶血反应,这种情况是致命的。除了溶血反应,输血后还可能出现发热现象,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即时处理可以解决问题。过敏反应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些会出现局部皮疹、学麻疹,甚至喉头水肿。当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积极进行抗过敏治疗。如果喉头水肿严重影响呼吸,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输血也是疾病传播的一种途径,曾经有因为输血而感染乙肝、艾滋病的报道,虽然现在这种报道较为少见,但仍然需要警惕。
输血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决定输血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