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工伤等级详解及长期室外工作预防措施
热射病工伤等级的判定,需依据统筹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认定,一般会分为几个等级。热射病是由于外部温度超出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范围,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受损。若工作环境中温度过高,导致的热射病可视为工伤。
那么,对于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群,如何预防热射病呢?
热射病的预防主要是预防中暑。尽量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身体散热。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1. 保持室内自然通风,外出时携带淡盐水。淡盐水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将1升水与1/2勺盐混合,每15分钟喝一次,每天喝3~4杯。
2. 回家后用温水洗澡,可用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物擦拭以蒸发散热。
3. 如遇感冒、腹泻、发热等状况,特别是老年人都应及时就医,儿童应避免单独在车内或狭小空间内。
4. 炎炎夏日,尽量穿浅色透气的宽松衣服。在阳光下活动时,戴上宽边帽并使用防晒霜。
5. 炎热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11:00-15:00之间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6. 对于老年、体弱、慢性病和产褥期妇女等特定人群,要特别改善其生活环境。
7. 改善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条件,多喝渗透压小于200mOsm/L的钾、镁、钙盐等防暑饮品。
对于热射病患者能活多久的问题,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更严重的患者可能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而轻度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存活。并非所有的中暑患者都会死亡。
热射病并不罕见,夏季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活动可能会引发此病症。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体内积聚大量热量,神经系统受损,多器官功能衰竭。可能出现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癫痫发作、昏迷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症状,甚至可能致命。
对于热射病患者,应先进行降温治疗,积极对症治疗,纠正休克,预防脑水肿和肺水肿。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以进行血液滤过治疗。通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仍可以存活较长时间。预防热射病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