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之路始于农田保护
来源丽水日报
林建青,一名来自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隆川村的市人大代表和村党支部书记,深知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他坚信:“中国人必须将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且碗里必须装满自家的粮食。”为此,他致力于乡村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利用,认为这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林建青是一位回村任职的新乡贤,他的努力使得隆川村集体经济从微薄的3万余元壮大到百余万元,因此荣获丽水市“百名群众喜爱好支书”的称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态度鲜明地强调:“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的生命线,农民的衣食之源。”
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丽水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田抛荒现象愈发严重。林建青深感忧虑,他解释道,这一现象不仅威胁粮食生产,制约农民增收,更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他所在的隆川村,许多村民发现种植粮食的收益不如其他行业,因此放弃了农田,导致耕地抛荒。
抛荒的农田不仅破坏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增加了森林防火的压力,还成为野猪的栖息地,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林建青深感焦虑地表示,这些抛荒的农田已成为森林防火的重大隐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林建青提出了多项建议。他认为,各级应出台相关政策,积极落实农田抛荒整治措施,加大农田流转力度。可以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实施抛荒农田流转,减少抛荒农田存量,提高一般农田的整体利用率。
林建青还提议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新增抛荒农田的开垦和复垦,并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田的保护利用。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村保护的项目规划中,也应将村边的抛荒田纳入农业项目,配套使用相关资金,从而促进乡村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利用。
他的目标是通过这些措施,让丰收的农田展现出其真正的美丽,让山村焕发出迷人的魅力。林建青的愿景是,每一个乡村都能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洲,农田不仅是生产的场所,更是乡村美景的组成部分。
在他的带领下,人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仅保障了粮食生产,更让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条乡村振兴之路,正是从每一块保护完好的农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