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春天的滋补佳品,你了解多少?
随着春季的到来,阳气回升,我们的身体也开始迎来一年中最适宜滋补的时刻。桑葚,这一春季时令鲜果,不仅美味可口,更是药食同源,被誉为民间的圣果。
桑葚,又称桑果,其性微寒、味甘酸,入心、肝、肾经。中医理论认为,桑葚具有养心益智、滋补强壮的功效。春季食用桑葚,有助于生津止渴、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桑葚富含活性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其花青素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经常食用桑葚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和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其中的脂肪酸可预防动脉硬化,鞣酸、苹果酸等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
尽管桑葚具有诸多好处,但食用时也有一些禁忌。任何饮食都应适量,桑葚一天食用量不应超过20粒。体寒者、经期女性应少食,没有完全成熟的桑葚也不宜食用。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1. 儿童不宜过量食用。桑葚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这种物质会抑制人体对铁、钙、锌等元素的吸收。对于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这些元素至关重要。
2. 脾胃虚弱的人不适合吃桑葚。桑葚味甘寒,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和透明质酸,容易引起肠胃不适。
3. 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桑葚。桑葚含有大量的淀粉和糖分,糖尿病患者需避免高糖食物,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4. 空腹不宜吃桑葚。桑葚含有大量酸性物质,空腹食用不仅不利于营养吸收,还会加重肠胃负担。
唐山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朱野山提醒大家,桑葚虽好,但食用时仍需注意。尤其是对于有颗粒的桑葚,更应注意食用方法和量。在享受桑葚美味的也要关注身体的反应,适量食用,方能发挥其最佳的滋补效果。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让我们把桑葚纳入日常饮食,为身体注入活力。但请记住,合理的食用方式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