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奇闻奇网的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大家会喜欢。
对于刘备,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临终前还在教导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再怎么评价也不会过于贬损他的品质。
刘备在三国时期的口碑极佳,这一切都是他自己努力赢得的。回顾刘备的生涯,他绝对是三国群雄中最值得尊重的一批人之一。
当初参军平乱,刘备虽是一介布衣,却能够拉起一支自己的队伍。当地的豪杰志士纷纷依附他,甚至中山富商张世平等人也愿意为其投资。这绝非易事,在那个世道,想要自己创业而又不造反,背后没有人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徐州托付给刘备,更说明了他的人品和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荆州刘表去世后,曹操大军南下,刘备退往江陵。一路上百姓依附追随,人数竟然多达数万人。对于这些人,刘备的态度是极其负责任的。他认为这些人既然追随于他,那么他就必须对他们负责。他曾经说过:“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对百姓,刘备对于部属也是仁至义尽。
例如,徐庶弃刘备而投曹操,虽然是为了尽孝,但当时刘备处境艰难,徐庶的离开对于军心的打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刘备为了成全徐庶的孝道,硬是放他走了。还有夷陵之战中的黄权,因为特殊原因投降了曹魏,按照军法应该收押其家眷以做惩罚。但刘备没有这样做,不仅没有怪罪黄权,还善待其家眷,对他的儿子依然留用军中。
这些例子都在证明刘备的魅力。虽然有人会说他是伪君子,但我不排除刘备有收揽人心的嫌疑。至少他做了,没有杀戮的行为。在那个乱世,这样的表现本就难得。即使是作秀,刘备能从头至尾做几十年,那也就是真的了。
除了人品,还有实力。刘备奋斗多年,虽然经常创业失败,多次跳槽,但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位有眼光的军阀,都不会吝啬对于人才的尊重。
当初刘备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带着部曲投奔了老同学公孙瓒。公孙瓒自然欢迎他的加入,因为他看中了刘备的潜力。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单纯的主仆关系,而是合作的同事关系,只是以公孙瓒为主而已。这就像是一家公司中,刘备是入股的小股东,可以分红但没有决策权。他在集团内部有职位,比如平原令、平原相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刘备能够入主徐州却无人指责他背叛的原因。他背靠大树好乘凉,在公孙瓒这里他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公元194年,曹操攻打徐州时,陶谦求援公孙瓒麾下的青州刺史田楷。田楷带着刘备来救徐州,成功挖角刘备。这件事是陶谦和田楷双方达成的结果,所以谈不上背叛。因此公孙瓒那边不会说什么,陶谦见到了一员大将更不会有什么异议。
在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刘备的人生可谓是一波三折。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困境,但他始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他甚至在遭受纪灵的欺凌后,与吕布结怨,投奔了曹操。那时,曹操正与吕布激战,刘备的到来无异于雪中送炭,自然受到了热情款待。
当曹操成功击败吕布后,面对被俘的吕布,刘备展现出了他独到的眼光和决断。尽管他向来以仁厚著称,但此刻他却毫不犹豫地提醒曹操除掉吕布。这一举动让吕布愤怒地大骂刘备,但刘备却毫不畏惧。他的此举无疑让他在曹操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衣带诏事件败露,刘备出逃,投奔了袁绍。他始终坚守为国尽忠的信念,他的行为让袁绍也对他刮目相看。虽然袁绍在争夺天下的战争中最终败给了曹操,但刘备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转投刘表。对于刘表来说,刘备是宗室子弟的身份无疑为他增加了分量。在见过汉献帝之后,刘备的刘皇叔身份更是得到了确认。
汉室衰微的背景下,刘备凭借自己的家底和智谋,赢得了刘表的礼遇。他深知团结自家人是重中之重,哪怕只是做样子。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经过一场大战后,刘备的大业初步成就,他再也不是那个被人轻视的小人物,而是成为了一代枭雄。
在刘备的一生中,他的人品和实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的坚韧不拔、智勇双全、识人善用等特质使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礼遇。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他的故事将永远被后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勇往直前,追求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