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迷奇闻网的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故事绝对不容错过哦。
让我们来聊聊李义府,这位宠臣可是个传奇人物。被誉为“人猫”,他的外貌温和,与人交谈时总是笑眯眯的,但内心却阴险狠毒。尽管他的品德备受争议,但他的文章才华却是无可否认的。
在贞观八年,这位李先生被剑南道巡察大使偶然发现,推荐到朝廷,从此他的仕途一路畅通。凭借出色的文学才华,他成为了太子手下的得力助手,起草各种政治文件,深受李治的赏识。
当李治想要立武媚娘为皇后时,面对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的反对,李义府却站出来坚决支持。他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这一政治决议的通过。有了最高领导的支持,李义府自然如鱼得水,仕途更加红火。
洛州有一个名叫淳的妇人,因通奸被判入狱。李义府在视察监狱时,偶然发现她姿色过人,便指示厅级干部毕正义为她洗脱罪名,将她从监狱中救出。这件事被人揭发到皇帝那里,高宗要求严查大理寺官员。李义府为了保住自己,威胁毕正义保持沉默。为了家人的安全,毕正义只能选择自杀。
御史王义方对此忍无可忍,向高宗控诉李义府灭口。控告皇帝身边的红人怎么可能有好下场?王义方被贬到了莱州。
不久之后,李义府升任中书令,官势更加显赫。为了更快地赚钱,他决定全家总动员,明码标价地卖官。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女婿都齐上阵,府第门庭若市,每天前来送礼掏钱的络绎不绝。
这让另一位中书令杜正伦心生不满。眼见自己原来的下属不仅和自己平起平坐,还盖过了自己的风头,他决定暗中与心腹商量,要整垮李义府。然而消息不慎走漏,李义府先发制人,跑到高宗面前打小报告。高宗虽然想偏袒李义府,但朝中大\臣多支持杜正伦,于是两人都被贬为刺史。
虽然被贬,但李义府的权势依旧不减。他突发奇想,打算改葬祖父,选在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墓地旁边。这无疑是在炫耀自己在皇帝面前的权势。他调派丁夫、牛车为他祖父修建陵墓,各级官员争先恐后地赠送迁葬所需物品。这次声势浩大的迁葬活动,堪称前所未有的盛况。
面对李义府的嚣张气焰,百官都感到忌惮,高宗也感到这位属下做得太过分。当他听说李义府的儿子、女婿都不谨慎时,他警告李义府要教育他们不要继续闯祸。然而李义府却对此不屑一顾甚至追查告密者幸好高宗没有供出告密者否则告密者肯定会遭到报复。后来在李义府母丧期间有一个风水先生说他的宅第有狱气需要花掉两千万钱才能消灾辟邪除晦气为了免除牢狱之灾李义府更加急切地收敛钱财中饱私囊当时高宗对其恩宠准他初一十五休假在家哭丧于是他利用这个机会与风水先生悄悄溜到东城登冢瞭望风水。
总的来说这位宠臣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他的才华和机智也确实让人佩服。在我们了解历史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明白权力的腐蚀性和道德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喜欢今天的分享如果你有任何想法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我们下期再见!此事被人揭露,指控他“窥探灾祸征兆,私下怀抱异心”。消息传到高宗耳中,引发了无法容忍的愤怒。对于臣子包养情人、卖官这类行为,皇帝尚能宽容,毕竟不能在臣子身上施加“禁欲”的限制。臣子若有谋逆之举,则是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因为这是对皇帝权力的直接挑战,无异于自取灭亡。高宗命令司空和司刑太常伯彻查此事,结果李义府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高宗对此深感愤怒,指责他“心怀邪恶,贪婪无度,玷污朝廷,以恶嫉贤,败坏政治”,并把他“远远流放”。
李义府集多重罪名于一身,包括卖官、渎职、结交阴阳师、轻慢哀礼等。他被长期流放到巂州(今天的四川西昌),其子女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消息传来后,朝野上下欢欣鼓舞,如同敲锣打鼓一般欢庆。
两年之后,唐高宗改元乾封,宣布大赦天下。赦令明确规定长期流放的人不在赦免之列。李义府在流放地忧愤而死。他在位时,朝廷人士常常感到恐惧,担心他复位归来。听到他去世的消息后,朝廷上下才感到安心。可见,李义府的威势曾经是如何让人心生畏惧。我们必须认识到,没有高宗的纵容与支持,李义府又怎能如此嚣张呢?他的权力背后,是皇帝的默许与庇护。这一切,都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是皇权与相权冲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