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大图,你会发现罗志祥的工作日程中隐藏着许多空档期,有时长达数月,甚至半年都没有大型工作的安排。尽管看似行程满满,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奔波,这些时间就是所谓的碎片化时间。
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对于罗志祥来说,既不能用来录歌、录综艺,也没有睡觉休息的需求,那么他能做些什么呢?答案就是聊天。聊天也有工作性质的聊天和闲聊之分。之前罗志祥有自己的潮牌工作室需要打理,所以在休息时候的聊天就变得顺理成章。这样的碎片时间管理起来也更为得心应手。
至于周扬青为什么会觉得罗志祥很忙,甚至忙到没有时间去撩骚,这其中涉及到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应用。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先快后慢。罗志祥通过对照这条曲线中的遗忘点来强化和周扬青之间的记忆联系。
在人类大脑的记忆过程中,会形成三种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联想记忆。以周扬青说的“每天都打电话,手机不离手”为例,罗志祥最初给周扬青打电话这个动作,在一开始让周产生的记忆并不深刻。但随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强化,周扬青逐渐产生了强烈的联想记忆,即“我是他女朋友”、“他有事只会和我说只会和我打电话”。这种强烈的联想也让周扬青误以为罗志祥除了工作之外的时间都和她在一起,自然也就觉得他没有时间和其他人撩骚。
除此之外,罗志祥在社交平台发的动态也巧妙地运用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他在不同的平台发布相同的内容,通过重复强化单一事件来塑造人们的记忆错觉。当看到同一个好友在不同平台发布完全相同的动态时,人们会不自觉地陷入思考,从而被引导到罗志祥想要的方向去联想。
而在统筹学与概率论的应用方面,罗志祥也展现了他的智慧。他将这三个平台(微博、ins和脸书)视为自己的三大渔场,通过在不同平台发布内容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微博对内吸引国内粉丝群,ins则对外吸引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年轻粉丝,甚至包括外国艺人。而脸书作为一个更为隐蔽的海域,为罗志祥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交友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扩大了自己的鱼塘面积,自然也就能钓到更多的“鱼”。而这一切都是基于概率论的应用和对粉丝心理的精准把握。在这种巧妙的策略下,“你去到每一个城市都有可以约到酒店的女生”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在多元化的平台上,罗志祥展现了他无与伦比的时间管理能力,而这种能力在不同的时区之间流转,赋予了他丰富的聊天空间。他的特殊作息,不同于常人,每日只需睡四五小时,仿佛拥有更多的时间纬度去探寻生活的多彩多姿。
这种异于常人的作息,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优势。他可以在别人沉睡的时候,悄然开启他的聊天模式。这种模式下,无论是撩妹还是与女友交流,他都能游刃有余,既不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也不会让女友察觉到他的小秘密。
罗志祥在聊天上的安排,仿佛回到了我们小时候做作业的情境。那些关于洗衣、做饭、叠衣服的琐事,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答案是合理安排,高效利用时间。而罗志祥,就像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高手,他可以在与妹子道晚安后,立刻切换到另一个聊天框,送上清晨的问候。在洗澡的等待时间里,他也能与女友进行电话交流,展现出他高超的时间管理能力。
回想九年前,罗志祥每天五点就睡觉,只是为了观看自己参与录制的节目重播。他在享受自己的时间碎片时,是否还能保持其他的活动呢?答案不言而喻。而且他还擅长利用两个手机同时进行不同的活动,一个专门给女友使用,另一个则用于撩妹。这样既省去了切换软件的时间,又降低了被女友发现的可能。这种独特的时间管理方式形成了罗志祥特有的时间管理体系。
我觉得罗志祥真正需要管理的并非时间,而是他的情感世界。他的前女友爆料如重重重锤,让人心疼那些真正爱过他的女孩子。他们以为得到了罗志祥的全部精力,却发现只是他人生精力中的千分之一。这份爱何其渺茫。而那些真心付出的女孩子们的感受更是令人动容。对于罗志祥而言,若他能将那份时间和精力用于正道,恐怕早已成为世界级的天王了。但无论他的时间管理有多强,对于许多真正爱过他的女孩子们来说,他需要做的不仅是回应与解释,更需要真正的改变和负责任的态度。至于还有多少男孩子如此行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