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自比张良的北魏谋士,崔浩有多厉害?

  • 生活常识
  • 2025-09-11 02:52
  • 来源:www.hesuanjiance.cn
  • 核酸检测网

崔浩,这位历史上顶尖的智囊,无疑是北魏朝廷无可争议的超级师爷。假如要在历史上聪明绝顶的人物中给崔浩排名,他的才智足以跻身前十。崔浩自负非凡,常将自己比作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世界,看看这位奇人的故事。

北魏拓跋氏一朝之所以能在一短时间内统一北方,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崔浩的智谋和策略。崔浩出身于北方高门士族,自幼聪明过人,多才多艺。他在二十岁时便被征召为直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欣赏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书法,将他留在身边。

拓跋圭晚年突然沉迷于养生,服用一种名为“寒石散”的神药。每次服用后,他就像神灵附体一样,不止。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许多重臣故吏都避而远之。而此时刚刚踏入官场的崔浩,年仅二十出头,却忠于职守,终日冒险守在拓跋圭的身边,与之斗智斗勇,总能全身而退。

永兴元年,拓跋圭被其子拓跋绍送走上西天后,明元帝继位。崔浩因其优异表现被拜为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明元帝喜好阴阳术数,这正是崔浩擅长的领域。他常常占卜吉凶,解疑释惑,以天道阐释人事,不仅说得头头是道,还多有应验。

泰常元年八月,历史上有名的强人东晋太尉率军北伐后秦。泰常二年三月,刘裕率水师逆黄河西上,准备对后秦发起攻击。崔浩极力主张借道刘裕,待两败俱伤时再下场动手。此计可谓阴险毒辣,识见独到。拓跋嗣最终没有采纳崔浩的建议。

刘裕进军受阻,遂向魏军发起攻击。魏军以三万骑兵应对,结果被刘裕打得惨败。拓跋嗣后悔未用崔浩之计。泰常八年十一月,拓跋嗣去世后,太子拓跋焘即位。他果敢武断,欲举兵伐夏。只有崔浩赞成这一决策。最终听从崔浩的建议亲率轻骑奇袭夏国都城统完城大获全胜。

破夏后为摆脱威胁崔浩建议集中力量攻击柔然远征战果大捷柔然主力溃败从此退出强敌行列这一成功再一次印证了崔浩的聪明和远见卓识但使众臣颜面尽失崔浩也在荣耀中沾沾自喜却不知厄运正在悄悄降临他也许太过自信忘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最终导致了自身的悲剧性结局上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或许正是对他人生走向的最好注解以上就是关于崔浩一生的精彩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不妨进一步深入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奇闻奇网等着您去探索发现。

鲜卑贵族势力的强大,使得他们无法容忍汉族大族分享权力,对于皇帝宠信的汉人,他们更是心生排斥。崔浩,作为最受宠信、地位最高的汉臣,自然成为了鲜卑贵族眼中的眼中钉。崔浩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的行为愈发高调,甚至在朝中毫不顾忌地与鲜卑贵族分庭抗礼。

神麚三年,崔浩试图按照世家大族的传统整理、甄族高下,这一举动无疑触动了众多鲜卑贵族的敏感神经。而太子监国时期,崔浩更是自恃才略及拓跋焘的宠信,专制朝权,推荐的人选引发了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弹。

《国记》事件才是崔浩命运的转折点。太延五年,受拓跋焘之命,崔浩续修国史。他采集史料,编写了一本详实的魏国国史。闵湛、郗标等著作令史建议将《国记》刊刻于石上,以彰显直笔。未经深思,崔浩欣然采纳了这个建议。这一决定导致了《国记》碑林在短时间内建造完成,详细记录了拓跋氏的历史,无所避讳。鲜卑贵族看到碑林中直书的丑行恶迹,纷纷控诉崔浩有意暴扬国恶。拓跋焘愤怒之下,下令逮捕崔浩。

崔浩被捕后,对自己的罪行一无所知,胡乱招认。当拓跋焘亲自审讯时,他竟张皇失措,答非所问。昔日意气风发的崔浩消失无踪。最终,崔浩被送往城南行刑,朝野上下无人求情,卫士们甚至对他施以尿礼。参与修史的秘书郎吏全都被杀,清河同族及姻亲范阳、太原、河东皆被连坐灭族。

崔浩的悲剧在于他未能认清鲜卑贵族和拓跋氏政权的本质。他恃才傲物,四处树敌,甚至在鲜卑贵族强烈反弹的情况下仍不收手。他自作聪明的举动如尊汉卑鲜、整流辨姓等,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误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如果崔浩能像朝的智者高允那样认清形势,韬光养晦,守愚藏拙,或许他能全身而退,给自己的人生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崔浩的聪明和秉性决定了他的命运。说到底,崔浩只是个聪明人,与一个真正的智者还相去甚远。他的悲剧警示我们,在与人相处中,不仅要有聪明才智,更要有洞察形势、审时度势的智慧。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喜欢

核酸检测网看看

核酸检测网热门

核酸检测网排行

关注核酸检测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