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网络上热议的焦点聚集在苏伊士运河上,一艘巨型货轮“巨轮堵塞苏伊士运河”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背后的细节。
五天前,一艘比埃菲尔铁塔还要长的巨型货轮犹如庞然大物般横卡在苏伊士运河中央,使得每天价值超过96亿美元的货物滞留。据航运业报纸Lloyd's List Intelligence统计,截至3月27日,运河附近至少有248艘货轮拥堵不堪。
荷兰国际集团ING的高级经济学家孔宁斯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随着延误的持续,即使货轮选择改道好望角,除了面临额外的15天时间和30万美元的燃料成本外,由于备选航线的拥堵情况加剧,船队在抵达港口的时间上也无法获得明显优势。
随着堵在运河内的货轮数量不断攀升,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然产生。制造商无法收到所需的流水线零件,零售商也无法及时上架春季商品。而那些为货轮安排了下一趟运输任务的船主们,也只能无奈地看着港口堵塞,束手无策。
那么,在这场因巨轮堵塞而引发的巨额损失中,责任该由谁来承担?据媒体报道,“Ever Given”号及其他船只上的货物所有者正寻求向各自的保险公司赔偿。而这些保险公司则向“Ever Given”的船东提出索赔。据悉,“Ever Given”号是国际保赔协会集团(P&I Club)的成员,其日本船东可能从该协会获得高达31亿美元的责任保险。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足以弥补堵塞在运河内的200多艘船舶的损失。
P&I Club由13家成员协会组成,为全球约90%的远洋运输吨位提供责任保险,共同分摊大额海事索赔。在一份声明中,P&I Club表示已为该船东投保,以应对可能引发的索赔。但该组织强调,船舶本身以及货物是单独投保的。
随着“Ever Given”号面临的责任日益重大,各种猜测和推诿责任的游戏也随之展开。据报道,苏伊士运河方面表示没有责任,而船东和租船方则开始互相推卸责任。如果必须拆除部分集装箱以疏通运河,损失将更加巨大。安联保险公司海事风险咨询全球主管卡纳表示,届时涉及的金额可能高达数亿美元。
在这场推诿责任的游戏中,业内人士揭示了一些细节。在主要航运港口,船只进入运河后需要聘请领航员。据报道,“Ever Given”号上有两名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领航员。但根据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航行规则,任何事故的责任应由船主承担。
租用“Ever Given”号的一方表示,日本船东应负责所有损失。日本船东承认部分责任后,仍表示需要与货主进行交涉。而保险经纪则表示,根据行业惯例,货主需自行购买保险以防范损害风险。
“巨轮堵塞苏伊士运河”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引发了一场关于责任归属的激烈争论。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各方将如何行动,让我们拭目以待。标准的货运保单主要是为了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或损害,而对于因延误产生的费用,通常并不在保障范围内。许多货主在选择保险时,可能会选择避免购买额外的、较为昂贵的延误保险。
总有一些货主是“幸运”的,他们选择了涵盖延误风险的保险。Nordic Marine Insurance市场总监布兰卡第分享说,目前有几位客户的船只正在苏伊士运河上缓慢前行,双方正在紧密沟通中。这些被保险的货物大多为煤炭、钢铁、大米和谷物等大宗商品,主要来源于马来西亚、中国和泰国等东亚和南亚地区。布兰卡第将这一情况形容为新冠危机后的另一只“黑天鹅”,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保险行业的专业人士预测,许多货主以及正在运河排队的船主可能会尝试利用“Ever Given”号的责任险来弥补损失。美国海事保险商行业协会主席米克卢斯表示,随着这一事件的发展,可能会涌现大量的诉讼。虽然无法确定这些诉讼的胜算如何,但这与许多理赔案例类似,货主和船主总会尝试向造成事故的责任方寻求赔偿。
并非所有损失都能通过“Ever Given”号的责任险来得到补偿。格里文森指出,那些选择绕行好望角的船只,其因延误产生的额外费用和时间,是无法向“Ever Given”号提出索赔的。因为这种因延误导致的经济损失通常无法追回,船东通常也不会为此类风险投保。这种情况也再次提醒货主和船东,在选择保险时需要考虑周全,尽可能覆盖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