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体位性不适:深度解析与改善建议
在新冠病毒的侵袭之后,许多朋友经历了长时间的恢复阶段,感觉身体似乎并未完全恢复。其中,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症状,是在起身或起床的过程中出现的头晕、心慌、眼前发黑等现象。对于老年或身体虚弱的人群,这种情况甚至可能导致跌倒。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解析其背后的原因,并为大家提供一些改善建议。
我们来了解一下“体位性不适”。当身体从躺卧位或坐位变为站立时,由于重力作用,大量血液会“滞留”在腹部和下肢血管中。这导致回流到心脏的血液减少,进而造成血压下降。尽管健康人身体有自动调节机制,能在几秒内恢复血压稳定,但在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特定阶段,一部分人的血压自我调节机制可能会出现紊乱。
这种情况导致的后果便是“体位性低血压”。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跌倒、晕厥。除了低血压相关症状外,还可能伴随有心慌、心悸等心跳增快的临床表现。
如果您在新冠感染后有与体位改变相关的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症状,建议对比测量体位改变前后的血压数值。如果站立后3分钟内,“高压”下降超过20mmHg或“低压”下降超过10mmHg,就要高度怀疑是否患有体位性低血压。
还有一种情况是“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与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不同,这类患者在起身或站立后,可能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低血压症状,而是仅表现出心慌、心悸等“心跳增快”的表现。这时,除了关注血压变化外,还需要注意心率的变化。如果体位改变前后,血压变化不大但心率增加超过30次/分,那么很可能存在“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对于这些问题,目前的医学研究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为何会在新冠感染后出现。但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是控制人体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功能出现了紊乱。尽管这些问题可能会持续数月,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逐渐缓解的。
为了改善这些“体位性不适”,有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1. 缓慢起立:在起床和从座椅上起身时,养成缓慢起立的习惯,以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2. 多饮水:保证体内的血容量充足,有助于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3. 增加食盐摄入:对提升血压、降低低血压风险也有帮助。
4. 避免刺激物质: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自主神经系统的物质。
5. 适度运动:从非直立位的运动如骑自行车、使用划船机等开始,逐渐增加时长和频率,直至身体适应。
6. 考虑药物影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如有体位性低血压问题,需调整降压药使用剂量,建议联系心内科医生进行指导。
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体位性不适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改善措施,大多数人的症状可以逐渐缓解,恢复健康。对于长期受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困扰的患者,其心慌、心悸等症状给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们可以选择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以及伊伐布雷定等药物来帮助控制心率。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作为处方药,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这些药物的疗效已经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例如,《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2023年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到,对于这类患者,β-受体阻滞剂和伊伐布雷定等药物在控制心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些文献的发表,为患者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参考依据。
这些患者们在寻求治疗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恢复健康。对于药物的副作用和使用方法,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解和掌握。
对于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者来说,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以及伊伐布雷定等药物是可以考虑使用的有效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提供了更多的专业依据和支持,帮助患者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