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难以触及的海洋之心
提及日本海,它的名字如一道迷雾,笼罩在东北亚的地理迷思之中。它是个日本地名,朝鲜和韩国称之为东海,而它所承载的历史与地理变迁,更是让人不禁深思。
这片海域曾是我们的海域。是的,那片浩渺的海洋,曾经是我们国家的内海。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海洋版图曾包括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元朝时期,我们的版图北达北冰洋,太平洋边沿的鄂霍次克海是我们的海域。历史的沧桑中,国土的边界逐渐变迁。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分了国界,我们失去了鄂霍次克海。但日本海的西岸仍是我们的领土。我们的渔民每年都在日本海捕鱼,分享大海的馈赠。历史的波折不断上演。
1857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战争,沙俄趁机要清廷承认《爱辉条约》,割去了大片土地,我们也失去了日本海。从沿海省份变成内陆省份的吉林省,那条曾经流入日本图的们江,如今也变成了朝俄之间的界河。虽然站在高处还可以望见海洋的景色,但我们已经难以抵达那片海域。只有吉林的渔民,仍可以沿着图们江出海捕鱼。
即使这样的权利也未能长久。日本占领朝鲜、东三省后,禁止边民出海打渔,我们与日本海彻底失去了联系。历史的翻书中,充满了丧权辱国的辛酸。历史总是充满了转折。有人发现了《瑷珲条约》中的秘密:清国渔民可以合法地航行在图们江上,可以合法地通过图们江出海。这是重新拥有入海权的法律依据。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洋法学界的盛事。我们意识到拥有图们江的入海权的重要性。这条江虽然浅浅的,但它连接的却是我们的海洋梦想。我们并不需要真正去挖掘江中的泥土,而是需要争取和使用我们的权利。外交部向朝、俄两国发出了说帖,取得了他们的认同。我们的出海权利从法律的角度得以落实。
图们江入海口两岸的港口——扎鲁比诺港、波谢特港和罗津港——虽然规模不大,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向俄罗斯提出长期租赁这两个港口的请求,将对它们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量。
这是一次向海洋进军的尝试,是一次实现海洋梦想的机遇。我们需要日本海,需要那片浩渺的海洋,需要它带给我们的梦想和希望。我们愿意挖掘的,不是江中的泥土,而是我们的海洋梦想和国家的未来。日本海,是我们的海洋之心,是我们必须争取和保护的海洋领土。在这片区域的活力激发下,不仅与朝鲜就罗津港的联合开发达成了重要协议,更通过一系列的合作项目推动了图们江区域的发展。三国共同启动了分三期扩建罗津港的工程,目标是将年吞吐量提升至惊人的1300万吨。这一壮举无疑预示着这一区域即将迎来全新的繁荣。
这一切的繁荣始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远见卓识。在推动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的过程中,他们看到了这片区域无限的潜力和机遇。于是,这个原本的区域出海计划被扩展为宏大的东北亚国际发展计划。这一计划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三国各出一块土地,共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东北亚国际开发区。这一梦想已经部分实现,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坚定支持。
作为这一宏伟计划的核心区域之一,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个占地约90平方公里的新城,涵盖了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以及中俄、中朝的经济合作区等多个功能区。它的定位明确而高远:立足珲春市,依托长吉图,面向东北亚,服务大东北。其目标是建设一个面向东北亚的合作与开发的重要平台,成为这一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这一新城区不仅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城。
随着这一计划的深入实施,一个位于图们江出海口的国际新城正在崛起。这里将成为东北亚地区中、俄、蒙、朝、韩、日等国的国际经济开发合作基地,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的经济中心正在逐渐形成。这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崛起,更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共同繁荣和进步的象征。
关于这片区域的海,日本海在古代被称为“鲸海”。如果这片海域仍属于的话,或许我们会称它为“北海”。在这片海域的见证下,这片区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共同见证这片区域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