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核酸检测证明或谎报检测结果属于违法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以下是相关法律风险及案例说明:
1. 行政处罚:伪造阴性证明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可处15日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例如上海王某因购买伪造的同济医院核酸报告被行政拘留10日。
2. 刑事责任:
1. 编造虚假信息罪:恶意谎报阳性结果并在网络传播,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北京曾有人因虚构感染后传播病毒的信息被追究刑事责任。
2. 扰乱公共秩序:即使未造成实际传播,虚假申报也可能被认定为扰乱社会秩序,面临治安处罚。
核酸检测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的技术误差,但人为造假与误差有本质区别。检测机构故意出具虚假报告可能构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建议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可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复检。涉及医疗争议时,可向卫健委投诉或通过医调委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