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门检测服务:部分工地因人员密集且分散,协调医护人员设置临时检测点,如汕头高新区为325名工人提供统一采样服务;北岸经开区在妈祖医疗教育基地等项目现场设立临时站点,实现防疫与建设同步推进。
2. 分时段错峰检测:通过划分检测时段、区域,避免人员聚集。例如,松滋市对5000余名工人分3个采样点,按项目错峰检测,确保“零交流”安全流程;磨头镇采用“按需划分+分队采样”模式,兼顾施工进度与检测覆盖。
检测现场普遍要求佩戴口罩、保持1米间距,并提前完成信息登记。拱墅区单日完成6万余人检测,通过社区公共场所增设“绿色通道”提升效率;中建三局等项目单位通过分包负责人协作,快速完成500人信息核验与采样。
以上措施旨在降低工地疫情传播风险,同时保障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