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平台建设近年来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融合,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准确性。以下是不同地区的典型案例和技术亮点:
伊犁州通过预制码技术优化采样流程,将传统的“人绑管”转变为“管绑人”模式,减少了人工贴码环节和交叉污染风险。该平台整合了扫码入采样平台、实验室流程编码流转、实验结果批次赋值上传等功能,降低了数据错报率。
长沙以数据共享为核心,构建了覆盖城市安全、建筑隐患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其政务数据枢纽已汇聚199.8亿条数据,支撑基层治理需求。例如,五一商圈通过实时客流监测系统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利用简道云搭建核酸采集信息系统,实现采样数据自动对接LIS系统和健康云平台,解决了人工录入效率低和数据追溯难题。
泰州市核酸检测基地20天内建成,日检测能力达15万管,采用标准化P2+实验室设计,确保生物安全与检测时效。其多舱分区设计支持大规模混检需求。
长沙多家医院增设“愿检尽检”专区,通过公众号自助开单、分区采样缩短等待时间,部分医院可实现3-5小时出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