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信息核对:通过主动询问患者姓名、身份证号、现居住地址等关键信息,并与登记系统比对。对于无法自主沟通者(如婴幼儿、意识障碍患者),需由家属或法定代理人配合确认,但需结合腕带或证件进行交叉验证。
2. 电子化辅助:扫描二维码或电子腕带上的条形码,联动电子病历系统完成信息匹配。部分医院采用强制核对流程,要求操作前必须扫码确认患者身份与医嘱内容。
采集过程中需严格保护患者隐私,避免公开敏感信息。例如,未经患者明确同意不得拍摄就诊过程,即使面部打码也需确保其他可识别信息(如声音、病史)充分脱敏。
通过上述多维度识别方式,可有效降低身份混淆风险,同时平衡效率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