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场景
1. 初筛阳性确认:首次检测阳性后,通常需通过二次复检(不同试剂或实验室)确认结果,以排除假阳性。
2. 出院标准:部分医院要求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间隔≥24小时)方可出院。
排除感染场景
常规排除:对于无症状且无接触史者,三次检测阴性(间隔覆盖潜伏期1-14天)可基本排除感染。
高风险暴露后:需延长观察期并结合多次检测,因潜伏期或病毒载量波动可能导致假阴性。
大规模筛查场景
动态清零策略:若流行率为1%,使用灵敏度80%、特异度99.6%的试剂,每日筛查一轮,需连续多轮(具体次数需模型计算)以提高阳性检出率至99%。
隐匿传播防控:因病毒潜伏期和检测局限性,需重复筛查(如6次)以发现延迟阳性病例。
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假阴性风险:采样质量、试剂灵敏度、病毒载量波动(如感染初期或恢复期)均可能影响结果。
操作规范:样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污染控制对准确性至关重要。
综上,检测轮次需结合流行病学特征、检测目的及技术参数综合评估,动态调整策略以平衡效率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