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可能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
具体地说,突发事件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肺鼠疫、肺炭疽在大城市发生,并且呈现出扩散趋势。当这些疫情波及两个以上的省份,并且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时,我们必须要高度警惕。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出现,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种。当这些病例出现扩散趋势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行动。
3. 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同样具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这些疾病的来源和原因尚不清楚,但其扩散趋势却可能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4. 当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并且这些传染病有扩散趋势时,我们也需要将其视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发现中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更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5. 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也是突发事件的一种。这些丢失事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
6. 当周边国家以及与中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时,我们也要警惕其可能对我国公共卫生安全造成的影响。
7.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我们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