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传说中,关刀灯是以关公的青龙偃月刀为原型精心制作的。这种富有象征意义的灯具,与扛灯、兔子灯一同出游,承载着祈求平安的喻意。在这片土地上,游灯的习俗已经绵延了四五百年的历史。从正月十三至十五的夜晚,灯火辉煌的游行从前门村开始,照亮每一个村庄,每一道街道。关刀灯不仅是灯光的展现,更是人们对平安、祥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紧接着,我们来到富有乡村特色的兔子灯。兔子灯以三头并列的形式出现,中间的头部大而饱满,被亲切地称为“兔婆”,两侧的头部则小巧玲珑,因此得名“细兔子”。它以竹篾为骨架,采用红、白、绿三色纸精心糊制而成。灯内点燃明亮的灯芯,照亮了夜空,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关于兔子灯的起源,流传着一个温馨的故事。它象征着人们对子孙繁盛、家庭兴旺的美好期望,流传至今,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再来到走马灯,这是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汉族工艺品,也是传统的节日玩具之一。走马灯又称为蟠螭灯、仙音烛和转鹭灯等,是灯笼的一种。它的内部点燃蜡烛,产生的热力带动轮轴转动,轮轴上的剪纸将影像投射在屏上,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观赏走马灯,既是一种视觉的享受,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元夕、元宵、中秋等节日里,走马灯更是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这三款灯具,无论是关刀灯、兔子灯还是走马灯,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象征。它们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在这个灯火辉煌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份温暖和美好,共同传承这份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