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典故,向我们揭示了秦二世时期丞相赵高的谋权篡位之野心。赵高想要为乱朝廷,担心群臣不听从,因此精心设计了一个考验来探测朝廷内外的风向。
一天,赵高带着一只鹿进入宫廷,满脸笑容地献给秦二世,声称这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一眼便看出这是一只鹿,不禁对赵高的说法感到好笑,心想:“丞相是不是弄错了?这分明是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却神色自若,坚称这是一匹稀有的千里马。秦二世疑惑地问到:“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这时,赵高转向群臣,询问他们的意见。一时间,朝廷上下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大臣们心知肚明,赵高此举意在试探他们的立场。正直的大臣们犹豫着,是否应该坚持真实看法。说真话,他们担心日后遭到赵高的报复;说假话,又违背了自己的良心。这种两难的选择,让许多大臣选择了沉默。
也有一些奸佞之徒,为了迎合赵高,立刻附和说这就是一匹千里马。赵高阴险地笑着,用眼神审视着每一位大臣的反应。他清楚,哪些人是他的支持者,哪些人可能对他构成威胁。事后,赵高对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进行打击报复,轻则治罪,重则满门抄斩。
这场权力斗争中的较量,不仅揭示了赵高的阴险狡诈和残暴无情,也展现了大臣们的无奈与恐惧。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朝廷中,正义与邪恶、忠诚与背叛的较量从未停歇。而赵高的所作所为,无疑为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在这个朝廷中,只有顺应强者,才能保全自身。这种以强权压制真相的行为,终究只会加速朝廷的衰落。